经验交流:以书为媒推动企业“文化出海”

发布:金刷子公文 时间:2024-05-23 字数:2071字

 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精心组织、统筹资源,把“中国书架”打造成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海外重要阵地和展示新时代中国发展面貌的重要平台,探索出企业“文化出海”新模式。

一、以书为基,打造连通中外的文化港湾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大国在注重自身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增强软实力建设。“中国书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企业落地深耕特色优势,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国家构建“大外宣、大外交”格局贡献石油力量。2020年以来,按照“顶层设计、科学布局、效果导向、融合发展”原则,分三批在32个国家建成73个“中国书架”。

优化项目选址。整合公司内外部优势资源,深入调研、科学布点,按照“一企一国一策”原则,制定“中国书架”运营方案。部分项目将既有文化活动区、图书室、书架或外文图书资源纳入“中国书架”,形成文化集群效应。积极利用所在业务国海关等人脉优势,与图书服务公司通力协作,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物流、清关、成本影响,推动图书顺利落地。2万余册来自中国的图书跨越山海,到达亚洲、大洋洲、非洲、美洲四大洲的32个国家,初步形成了覆盖广泛、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渠道网络。

优化书籍配备。充分考虑当地语言、读者习惯,充分调研属地员工阅读需求,按照“四个结合”(与所在国国情特色、语言文化相结合,将外籍员工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兴趣点与国际传播工作需要相结合,将提升外籍员工对中国的认知度、认同度与改进企业跨文化管理成效的目的相结合,将阐释党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理念与展示中国百姓奋斗圆梦以及“一带一路”故事相结合)的原则,为每个项目敲定了350本左右的配送图书。

优化建管模式。在每个“中国书架”项目阅览室配备兼职管理员,制定管理制度,安排专人负责书架管理维护。积极联络当地孔子学院、公共图书馆,依托“中国书架”举办丰富的社会文化交流活动,扩大“中国书架”和企业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依托书架打造“中国风”、“国际范”和“当地味”兼容并举的企业文化。

二、以文化人,打造贯通未来的文化品牌

文化本身是多个层次的复合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中国书架”的实践表明,要想实现文化更好走出去,必须与实际国情充分结合、与当地资源充分整合、与企业业务紧密融合、与受众需求高度契合。

因地制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元素。各单位结合“中国书架”建设要求,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缅甸、新加坡等地配套建设“丝路书架”和“文化驿站”阅览室,将中国书架有机嵌入其中,同时鼓励合作伙伴、属地员工充实当地图书,成为员工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心灵休憩的港湾。

因时制宜,推介中华传统节日文化。2023年春节期间,在泰国、马来西亚、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集中建成投运20余个“中国书架”,同步开展“贴年红”“贺新年”“发红包”等特色春节文化活动,以及“汉语角”“茶话会”“中国传统节日展示”等多元文化融合交流活动,营造“四海同春向未来”的浓厚氛围。

因势利导,充分调动属地员工积极性。积极发动外籍员工参与图书选择、书架搭建、现场布置、日常管理等工作。书架建设的过程,本身就成了一次友好互动、文化融合的交流活动。土库曼斯坦、委内瑞拉、乍得等地项目因所在地欠发达和资源不足等问题,购置书架遇到困难。

三、以合为本,为打造产业链创新链明确方向

在增进海外读者了解中华文化方面,图书具有诉情说理、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通过阅读中国书籍,当地员工和民众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国情与文化特点,加深了对中国企业管理理念的理解,对中国人“勤奋”“敬业”“实干”等优秀文化基因有了更多认同。中华文化由“远在天边”变成“触手可及”。

大约剩余30%的内容被隐藏了
阅读全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