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招才引智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发布:金刷子公文 时间:2024-05-24 字数:1587字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着力破解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突出问题。**市有科教人才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有向“新”而行集聚发展的产业基础。我们将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实施“校地企”人才联合体建设行动,以产教融合育才引才、校企共享用才留才,推动产才“双向奔赴”,打造万千青年向往的青年发展型城市。

需求相联,推动人才最优供给。**市现有驻市高校11所,设有专业230余个,集聚人才10万余名。近年,我们突出“经科教联动、产学研融合”,打响了“人才留共·智汇**”品牌。下一步,将实施产才“三联工程”,推动精准育才引才。学科联建,把完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联调机制作为主攻方向,紧扣全省“1269”和九江“9610”行动计划,加速驻市高校现有优势学科、新设置学科与主导产业布局融合,推动每所高校建设2个以上服务产业学科,遴选10个左右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让人才引来即用、用得顺手。人才联用,以高校领军人才为带动,建立“高校聘、企业用、政府助”引用机制,通过高校出编制、企业给岗位或高校出人才、企业给平台的双聘复用,将人才“蓄水池”向产业、企业开放,靶向引才、灵活用才。成果联享,围绕“1+3+3”产业和乡村振兴等领域,分类组建“高校专家库+创新成果库+企业需求库”和“一系部一企业、一项目一小组”高校人才服务团,对契合主导产业的转化成果,给予“一事一议”重点支持,推动高校智力就地转为“看得见”的生产力。

平台共建,推动融合提质出圈。平台广则人才活。近年来,我们通过校地企联动,建成24个省级、30个市级人才平台。下一步,将实施“前瞻储备一批、奋力争创一批、重点共建一批”人才平台建设计划,努力让每名人才都能筑梦圆梦。向“国字号”聚焦,争创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政校企主体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各环节,共同打造与市域产业链高度契合的人才链。积极推动校地企联合创建重点实验室、众创空间、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力争到2026年突破10个国家级平台。向“最前沿”布局,走好“高校+企业+平台”新路,推动“一所高校服务一条产业链”,重点围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大健康等产业领域,聚集10家高端研究院、组建10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10家现代产业学院,系统构建青年人才发展平台体系。向“青才俊”倾斜,以赛会为牵引,高质量办好“智汇**”青年人才创意创业大赛等活动,通过“遴选+孵化+资金+导师+培训”,全链托举青年人才创业梦想。以人才计划为突破,启动“**英才--青年俊才”专项,优先支持“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优秀青年人才。以就业为支撑,用好国家高新区、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九江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基金小镇等平台,共建基地,拓岗赋能,推动更多青年人才留共来共就业创业。

要素相融,营造集聚雨林生态。生态优则人才兴。近年来,我们推出“青年人才留共15条”大礼包,建成340套酒店式人才公寓和青英人才发展学院,让更多高校毕业生留下来、扎下根。下一步,将深化“我为人才办实事”活动,全方位塑造良好环境。深化校地协同。落细一名市领导联系一所驻市高校共建机制,选优配强校地共建联络专班,以“一对一”“链条式”服务,更强力量、更广范围推动校地企人才资源跨界融合、同向发力。加大政策支撑。扎实推进“驻市高校留才奖”“引才星级企业奖”等政策落实,及时补充出台刚需政策。开通“才聚**——高校引才直通车”,升级“智汇**”云端引才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校招会。做优服务保障。对标“人才总服务商”定位,“一揽子”解决青年人才安居医疗、交友联谊、文旅康养、交通出行、金融支持等后顾之忧。完善人才事项“码上办、马上办”,制作“**优青卡”,推动服务即申即享。丰富人才驿站、人才社区、大学生艺术节等活力时尚青年场景,以更优服务满足青年人才的热爱和期盼。

大约剩余30%的内容被隐藏了
阅读全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