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金刷子公文 时间:2024-05-29 字数:3655字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3月5日,“新质生产力”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自“新质生产力”这个词汇提出以来,就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下面,我重点从这三个方面展开剖析,希望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一、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是充分发挥科技第一要素、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

(一)从字面上看,是生产力的从“旧”到“新”。新质生产力是有别于传统生产力的新型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型生产力。这是“0到1”、从无到有的,对世界有新理解的重大发现。比如量子科学、脑科学的研究,可能会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对自身的认知往前推进一大步。

(二)从本质上看,是新技术的从“生”到“熟”。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观。结合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原理、路径等方面完全不同于现有的技术路线,却能够对原有工艺、技术方案进行替代的制造技术,为稳定群体就业、提升生活品质、改变生产方式作出更大贡献。比如未来的生物制造,通过生物反应器的方式制造人类需要的各种蛋白、食品、材料、能源等。

(三)从关键上看,是人才观的从“小”到“大”。新质生产力是优质人才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靠“人”,特别是要抓住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从银川举办中国算力大会,到天津组织全国第二届职业大赛,从数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构成的华为研发团队,到无数“90后”青年科学家奋战在各领域科研一线,无不彰显着人才的力量。

(四)从配置上看,是全要素的从“分”到“合”。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科技、金融、人才、数据、信息等一系列重要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素组合方式发生变化,要素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带动产出效益、生产水平和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实现质的跃升。

(五)从理念上看,是生态观的从“放”到“收”。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与传统生产力忽视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不同,新质生产力由通晓绿色科技、具有生态文明理念的劳动者,以清洁生产的机器化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劳动资料,以绿色原材料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对象等组成,具有明显的生态属性,是兼顾发展与保护、重视生态平衡的绿色生产力,是绿色理念得到普及、生态价值充分实现、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更加注重系统发展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的生产力。

(六)从整体上看,是参与者的从“单打”到“抱团”。新质生产力是统筹协同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大工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到市场各类主体、再到基础配套产业链,涉及领域广、战线长、覆盖面广。比如,河北滦州市依托当地雄厚的管材产业基础,就实现了装备制造工业园区向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转变;为了提升佛山家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成立了佛山家居产业联盟,塑造了“有家就有佛山造”家居产业IP。

二、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引擎,亟须向新质生产力转换。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上提出“新质生产力”?有些人可能觉得是地缘政治的紧张所致,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前沿技术的限制和打压起到了催化作用,其实并非全然如此。从学术视角来看,地缘政治的变化只是外因,发挥主导作用的还是内因,也就是中国自身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例如,我们的对外贸易存在结构与世界不同步的问题,特别是对外的服务贸易,我们国家服务贸易出口一半以上是低附加值的生活性服务业,进口的基本上都是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约为50%,欧盟约占40%,我们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为17%-18%,和欧美差距巨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培育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把跟制造业强相关的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搞上去。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中之重,亟须向新质生产力转移。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最大特点就是创新,按照时间维度,支柱性产业是当前生产力的主流,大多进入产业成熟阶段,但进一步发展潜力有限,甚至有被逐渐淘汰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崛起的生产力,在不久的将来可望成为支柱产业。未来产业是现实中并没有出现,或者只是雏形,但根据需求预测现有技术发展可能性、生产力发展趋势,未来有可能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乃至支柱产业的产业。我们已经越来越难以从外部获得先进技术,只能更多地依赖自主创新和开放集成创新,前沿的创新必须依赖华为、字节跳动等超大型企业,也包括独角兽企业,只有通过创新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成为支柱,未来产业才能成为现实,发展才能大有可为。

(三)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力量,亟须向新质生产力集聚。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提到“新质生产力”,指向意味非常明显,新质生产力驱动的“新经济”,截然有别于东北地区传统的“老工业”,这是从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与现实问题出发,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发展进一步明晰行动方向。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振兴东北地区日益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促进区域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等,也是新质生产力渗透和扩散的应有之义,这正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所需要的牵引力量。

三、如何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大约剩余30%的内容被隐藏了
阅读全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