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下好“四步棋”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动能

发布:金刷子公文 时间:2024-06-02 字数:1695字

近年来,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把人才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合力下好人才储备“先手棋”、培育“关键棋”、选用“制胜棋”、服务“保障棋”,不断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动能。

下好储备“先手棋”,不拘一格聚英才。一是依托情感纽带引。发挥乡情乡愁纽带作用,常态化挖掘县籍在外优秀人才,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和企业家返乡契机召开座谈会,推介家乡政策、资源等优势,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就业、建功立业。截至目前,共召开座谈会4次,吸纳本土人才20余人。二是依托政策机制引。建立完善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制度机制,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用好三支一扶、农村特岗教师等渠道,不断扩大人才总量。三年来,共招录基层公务员、事业人员480余名。三是依托招商项目引。依托“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双招双引”等平台,鼓励各类人才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来印投资,并给予政策倾斜和项目经费奖励,达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效果。目前,引进年产10万吨酱醋生产项目等18个,总投资21.15亿元,其中符合条件的创业人才项目4个已通过县级发改部门审核认定。

下好培育“关键棋”,分级分类育良才。一是抓好头雁领航。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内容,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擂台比武”活动,辖区内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围绕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等内容谈经验、晒成绩、畅未来,争相亮出“金点子”,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全县17个乡镇(街道)“擂台比武”活动已实现全覆盖,累计开展宣讲活动200余场次。二是坚持强雁带动。通过实地走访、广泛推荐、精准识别等措施,挖掘当地“土专家”“田秀才”,建立“人才后备库”“乡村工匠库”,并分类实施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截至目前,成功推荐申报市级乡土人才35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三是助力雏雁成长。坚持把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立“三级梯队培养”制度,着力将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培养成党员,将优秀党员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将后备干部培养成优秀村干部,不断提升雏雁本领,培育充实乡村振兴青年力量。

下好选用“制胜棋”,靶向施策用优才。一是用好模范先锋人才。坚持“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原则,从返乡毕业大学生、经商返乡人员等党员群体中,择优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热心群众工作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不断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能力。二是用好专业技术人才。围绕农村特色产业发展难题,精准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助力科技项目和开展技术培训,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截至目前,18名科技特派员成功帮助企业申报科技项目3个,培养本土技术能手98人,累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23期1800余人次。三是用好青年干部人才。制定出台《关于鼓励支持青年人才到基层一线协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试点的实施方案》,选派专业技术较高、综合素质过硬的青年人才深入基层一线担当作为、贡献力量,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前,100名青年人才已全部报到,在基层一线当主角、挑大梁。

下好服务“保障棋”,倾心倾力留人才。一是落实关心关爱制度。持续深入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制度,采取定期走访看望、重要节日探望慰问、座谈交流、电话信函等方式,掌握专家人才在学习、科研、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近年以来,共走访慰问60余人次,解决现实问题30余个。二是落实待遇保障制度。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好人才工作服务窗口和“96567”人才服务热线,打造“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及时兑现高层次人才津贴、安家补助费、县管专家津贴,激励人才队伍干事创业激情。近年来,发放各类人才津贴近40万元,解决人才子女入学事宜9次,装修提质人才公寓42套。三是落实宣传推介制度。以“人才日”系列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专家人才健康体检和“人才话发展·聚智创未来”等活动,开设“邛江人才”专栏,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挖掘各个领域专家人才先进事迹,持续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营造爱才惜才浓厚氛围。

大约剩余30%的内容被隐藏了
阅读全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