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组织书记围绕抓党建工作晒成绩、亮任务、谈思路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发布:金刷子公文 时间:2024-06-02 字数:2124字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我街道严格对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用好党建引领“指挥棒”,聚焦建强组织、人才培育、产业发展、乡村治理,谱写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新乐章”。

一、建强组织,奏响乡村振兴“主题曲”。一是思想建设,党建先行。制定《街道关于常态化推进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的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将思想能力作风建设与“强双基”“强村富民”等重点任务相结合,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以思想能力作风建设推动重点工作落细落实。同时,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充分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共产党员网”等载体开展学习活动,并通过个人自学、集中研读、交流研讨等方式,进一步固信仰、强党性、提素质。二是选育管用,强化履职。认真实施头雁领航行动,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按照“五个一批”方式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14名,积极实施村干部学历技能提升行动,鼓励3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修订《街道村干部管理实施办法》,多渠道开展培养教育,确保村干部管得住、干得好。三是建章立制,注重长效。认真执行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党费收缴管理等制度,积极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高标准严要求达到理论学习武装头脑、讲党课坚定理想信念、谈心谈话团结同志、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党员活动深入群众的目标。截至目前,街道18个党支部全部完成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其中市级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2个、区级4个。

二、人才培育,奏响乡村振兴“交响曲”。一是扎实开展“留雁”行动。组织开展返乡大学毕业生座谈会、乡贤人士交流会,鼓励外出大毕业学生人才建设家乡,组织16名“土专家”“田秀才”担任产业发展指导员,整合各类“引、育、用、留”人才政策资源,建立人才实训基地1个。2023年来,召开人才工作部署会3次,交流座谈会2次,党政领导到辖区企业、村(社区)走访慰问各类人才30余人次、与人才开展谈心谈话36次。二是优化后备人才队伍力量。从村“两委”主要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中确定一批结对帮带干部,确保每名后备干部至少有2名联系帮带。同时,制定村级后备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方向、培养措施,坚持因岗施教原则,指导后备人才在岗位中开展相关工作。目前,共有村级后备人才16人。三是育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依托新时代学习大讲堂、街道党校,开展劳动技能培训2期,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3期,人才专题培训班1期,累计培训500余人。举办蔬菜养殖、畜牧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班3期,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20人。同时,为16名考取本科院校的学子发放奖学金21000元,支持4名致富能手回乡创业,帮助5名农村实用人才发展果蔬种植、畜牧养殖业,提拔重用3名党政人才,为5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解决工作经费10000元。

三、产业发展,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一是创办“强村富民”工坊。充分抓住“强村富民”三年行动机遇,有效整合龙门坳村的资源优势,成立街道龙门坳村“强村富民”工坊,打造“实体型”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该工坊有效利用闲置土地300亩,实现营收30余万元,带动村民就近就业120余人次,发放务工工资4万元。二是立足产业发展。按照“五个统一”模式(统一产业规划、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品种选择、统一种植管理、统一订单销售),做精羊肚菌种植,由贵州省旺源辉食用菌有限公司牵头,以龙门坳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寨种植羊肚菌40亩。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运行模式,做实精品水果,常态化管理好400亩的沃柑、果冻橙、火龙果、香柚产业。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的合作模式,不断支持帮助九峰圣泉水厂、豆豉加工厂扩大规模、打造品牌。三是聚焦利益联结。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82”(产业利润的80%用于脱贫户分红,20%用于村集体经济积累)“差异化”(根据分红资金、脱贫户总数、脱贫户家庭实际情况进行研判,每户分红金额不同)分红模式,将街道1107户脱贫户和59户监测户纳入产业分红。2024年以来,全街道累计实现销售额300余万元,发放务工工资26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29万元。

四、乡村治理,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一是引导村民自治。坚持党风带民风,推行“一约四会”、“三务公开”制度,利用微信群、广播等方式宣传乡村振兴67次,召开院坝会21次、入户走访500余人次,进一步调动村民主人翁意识,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积极配合。2023年以来,村民主动参与到村庄清洁、绿化、美化行动中达800余人次。二是强化综合治理。组织街道、村(社区)干部对辖内所有危旧房屋、残垣断壁底数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工作台账,确保整治要求不减、标准不降,协调组织机械,对危旧房屋进行集中拆除,发动群众300余人次对房前屋后、村社道路、公共区域堆放的杂物、柴草进行清理,同时完善农户“门前五包”制度机制,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整体水平。三是提升德治水平。坚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评选出“文明家庭”、“孝、老、爱、亲”先进模范22位,推进党员“积分制”管理,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

大约剩余30%的内容被隐藏了
阅读全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