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校关于共青团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探索

发布:笔杆子 时间:2024-08-22 字数:5319字

 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做好培养青年党员的工作,为学生创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环境。为此,高校共青团需要关注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共青团培养青年学生的工作过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增添色彩,助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探究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共青团切实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工作。

  一、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定位

  高校共青团需要结合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服务好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共青团不仅能实现扩大服务覆盖面的目标,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水平,让学生以积极、健康的思想进行创新创业。可以看出,高校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良好的帮助,使得教育内容更全面、立体;后者则为前者提供了实践平台,让学生将先进思想融入实际项目中,践行理想。为此,高校共青团需要保持开放的思想和观念,主动探寻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以此改进工作思路。

  一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创新创业精神。高校共青团是由大学生组成的群体组织,高校需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组织各种校园活动,让学生受到正确思想的熏陶。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高校共青团应致力于营造富有思想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大学生将创新创业行动与祖国发展对接,使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创业精神。

  二是组织学生实践活动,训练创新创业思维。高校共青团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并且与其他形式相融合,让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更加立体。在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共青团应该借助创业项目,让思想教育更具针对性;发挥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让学生看到社会需求、创业机会等,将创新创业思维植入学生的观念中,达到训练学生能力、思维的效果。

  二、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作用

  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共青团具有思想引领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思想理论,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特别是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高校共青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其总结为以下四点。

  (一)引领学生思想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引导,还需要树立良好的思想意识,避免出现投机取巧、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十分复杂,导致大学生在实践中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从而做出错误选择。而高校共青团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引领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问题,以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成才观主导自身行为。

  (二)实施理论教育

  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会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创业的活动以及学习资源,以完善、全备的理论武装学生的大脑,提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理论的认识高度。在此过程中,共青团组织可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提升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例如,在实际活动中,高校共青团可以为学生搭建论坛、交流会等平台,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

  (三)搭建沟通桥梁

  高校共青团有着广泛的人力资源优势,在高校育人工作中发挥着桥梁作用,将大学生、学校、社会以及政府连接在一起。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高校共青团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多社会资源以及政府帮助,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在高校共青团的帮助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效连接了企业资源,打通了创业项目与学校的合作渠道,推动了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此外,高校共青团也能帮助大学生建立与专家群体沟通的桥梁,从而使大学生获得更为专业的创新创业理论和技术支持。

  (四)促进学生成长

  从创新创业教育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很多项目的失败原因都包含了学生实践能力不足这一问题。因此,高校也应将提高学生能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之一,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共青团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搭建多元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可见,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共青团在促进学生成长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三、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困境

  对于高校共青团而言,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其重要职能之一。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求,高校需要其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实际工作中的困境所在,满足高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实需求。

  (一)角色定位不够清晰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人才培育体系中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多停留于单个部门服务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共青团应该以何种身份介入才能更好地服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相关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类似问题,如角色身份不明确、职责不确定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共青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引导作用的发挥。

  (二)职能作用不够突出

  高校共青团在引领大学生思想、价值观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是党的可靠后备军培养组织。在为高校提供的各项服务工作中,创新创业板块只是众多服务项目中的一项,并且同样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和共青团建设深度结合。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共青团处于对“该如何服务创新创业教育、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内容服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究阶段,对相关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三)组织方式不够丰富

  从目前的服务成效来看,大部分高校共青团都是通过各类型的创业竞赛、创业园区建设服务创新创业教育。这些活动在实施初期能够为大学生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也可以增添创新创业教育的形式,但如果长期采用此类模式,就会产生服务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够强等问题。因此,在社会经济不断变化、各种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应积极结合社会发展情况,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服务内容。

  四、高校共青团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策略

  结合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现实意义以及实际问题,本文就具体的实践工作,提出以下五种策略,以期使高校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困境得到纾解。

  (一)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立体服务模式

  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明确自身的服务定位,不断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将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向正规化、体系化。首先,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共青团应转变思想观念,结合大学生就业形势以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进一步提高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动性。此外,高校共青团还要组织内部人员共谋创新服务形式的思路,积极拓展服务渠道,并将该项工作纳入现阶段高校共青团的核心工作内容,将共青团活动与创新创业有机融合起来,并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其次,高校共青团应找准自身在服务创新创业中的角色定位。为此,高校共青团可以立足于自身的职能和性质,积极探寻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契合点,让思想教育和实践活动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比如,各学院团委可以引导大学生立足于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从本专业出发,寻找创新创业的机会。与此同时,学院团委也可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帮助大学生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分析创新项目或创业项目的市场价值,力求让学生在正确思想引导以及先进理论支持的前提下,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最后,高校共青团应从优化和完善服务组织做起,建立立体的、系统的、分工明确的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各项资源,构建包含资金、政策、技术、法律等多层面内容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二)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多元培训机制

  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为此,高校应发挥自身教育引导的作用,为学生构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学习平台,同时结合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不断引入先进内容和创新模式。对此,高校共青团可以发挥自身的阵地优势和组织丰富活动的优势,围绕创新创业教育,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和探讨中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共青团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活动、文化宣传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等诸多方面,力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熏陶。在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高校共青团可以发挥培训作用和思想引领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共青团应积极发挥媒介的宣传和助推作用,在全校范围内充分调动基层团组织的积极性,扩大创新创业交流活动、培训活动的覆盖面;同时,拉动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加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中,丰富培训内容,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要想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项目中发挥长期有效的作用,高校共青团还需保持不断创新、不断探究的意识,持续丰富创新创业培训形式,健全多元培训机制,保证服务工作始终拥有较强活力、感召力和号召力。

  (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并立足于社会需求,探寻新领域、新方法。为此,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应积极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为学生搭建信息化平台,并与学生一起优化创新项目,构建与时俱进的服务体系。就服务平台的搭建工作而言,高校共青团应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作用,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力求推动服务工作实现现代化、信息化转型。比如:针对有创新创业需求的大学生,高校共青团可以提供思想教育信息,利用信息化服务平台将内容推送给这些大学生,为他们提供及时、优质的教育服务内容,让大学生以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为引领,探寻创新创业项目的实际价值。此外,高校共青团还应积极推动学生、学校、政府以及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互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寻求资金支持、教育支持、政策支持,让各方力量汇聚成强大合力,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工作。

  (四)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沟通渠道

  高校共青团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组织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服务内容,力求将线性服务模式转变为网络服务结构,充分发挥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首先,在组织制度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校共青团引领学生思想的第二教育课堂,更是关系到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教育以及教学科研的庞大系统工程。因此,要想让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有效发挥作用,高校还需要动员各学院完善基层团组织制度,整合优化各方资源,明确基层团组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以及职责范围,形成完整的组织体系,保障责任明确、分工合作。其次,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应仅停留于经费支持、场地支持、活动支持,还应该积极建立专项基金、聘请专业指导教师、沟通联系企业、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创新项目等,为大学生提供深入社会实践的机会,为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打下良好基础。最后,高校共青团应积极构建完善的评估机制,确保服务工作朝着既定目标发展。在制定评价机制的过程中,高校应从学生层面和组织层面进行考核。对学生层面的考核,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创新项目成果;对组织层面的考核,应从组织体系、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通过评估机制认定学生和组织的工作成果,同时借助激励机制激发学生以及基层团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高校积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也需要利用好学校的教育环境,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共青团活动以及创新创业活动。为此,高校共青团应积极与创业协会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多元发展的渠道。

  1.依托创业协会。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离不开创业协会组织,两者积极配合、互相促进,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所以,在服务过程中,高校共青团要依托创业协会,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创新论坛活动、创新创业交流活动以及案例分享活动等,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推动不同主体、不同组织之间的互动,以此发挥自身的沟通桥梁作用和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

  2.以比赛为媒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离不开竞赛活动的激励作用。在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比赛也是高校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的方式之一。为此,高校共青团应发挥桥梁作用,以创新创业比赛活动为媒介,积极推动当地社会组织、学校之间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项目的比赛活动,努力扩大高校创新创业比赛项目的影响范围,激励学生向着更高水平的创新创业项目挑战,以此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综上所述,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这对高校共青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共青团应立足于实际,创新共青团工作内容和形式,积极借助信息技术扩大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自身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影响,力求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在未来的工作中,高校共青团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融合会进一步加深,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对此,高校共青团应与时俱进,持续深化理念创新,强化服务意识,拓展工作思路,切实发挥高校共青团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大约剩余30%的内容被隐藏了
阅读全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