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赓续伟大建党精神,扛牢党的全面领导“主轴”,锻造党的政治建设“硬内核”,夯实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思想高地”,不断增强机关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推动党建与业务“双向赋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一、夯实政治建设“压舱石”,锻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军”
锤炼忠诚担当“硬内核”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工程”,强化对党忠诚教育和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在教育培训、工作督导、考核评价等环节树牢“政治标尺”。突出机关党建“政治属性”,锤炼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机关党组织成为政治坚定、忠诚可靠的“战斗堡垒”。
(一)拧紧政治生活“责任链”。严格执行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制度,推动组织生活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效果更实。创新主题党日形式,深化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的严肃性与实效性,让党内政治生活更具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锻造风清气正的机关政治生态。
(三)擦亮主题教育“金名片” 。深入学习贯彻新思想新理论,抓实专题学习、宣传宣讲、教育培训、实践锻炼、问题检视、整改落实等“六大任务”,确保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化“党课开讲啦”、党员大讲堂等品牌活动,打造精品课程,拓展红色教育基地、机关党建主题阵地,构建分层分类、精准施教的学习体系。推动党员干部深入一线调研研讨、理论宣讲,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形成机关学习教育的“特色样板”,营造以学促行、以行践学的浓厚氛围。
二、深耕理论武装“新高地”,铸牢思想信仰“主心骨”
(一)织密理论学习“引领网”。系统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实施“学思践悟”行动计划,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旁听巡学”、督查通报机制,推动学习从“独学”走向“共学”。强化“一把手”领学促学示范效应,深化青年理论学习“加速器”建设,策划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关键小事”攻关项目,打造互学互鉴的“理论实训场”,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二)深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田” 。精心组织系列专题培训,开设机关党组织书记“示范课堂”,推进市直机关科级党员干部“全员轮训”,实现理论武装“无盲区”“无死角”。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支部、进头脑,搭建机关党建学习贯彻“交流台”,强化专题调研、深化学用结合,让理论学习在实践中“落地生花”。
(三)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稳网站、微信公众号、刊物、论坛、讲座、报告会、研讨会等舆论阵地的“方向盘”,牢牢掌控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建立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思想动态“监测哨”,精准研判思想脉搏,提升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含金量”。健全党建信息员“学习圈”,优化培训体系、强化业务指导,提升党建宣传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成为引领机关党建的“最强音”。
三、夯实基层党建“强根基”,铸就战斗堡垒“新高地”
(一)锻造“四强”党支部,筑牢基层“硬支撑”
推进市直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在政治功能、班子建设、队伍素质、作用发挥上全面提升,形成组织力强、执行力强、战斗力强的党建格局。优化完善党组织书记“履新谈话”、述职考核等机制,压紧压实“头雁责任”,让领头人带出“雁阵效应”。创新机关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模式,构建“日常督查+实地考核+年度述职”三位一体的考评体系,以动态管理激发党组织活力,确保党建工作落地见效。
(二)深化模范机关创建,打造党建“新样板”
健全模范机关评估体系,树立创建标准,推动机关党建由“比学赶超”向“争创一流”升级。培育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典型,定期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搭建互学互鉴的平台。对模范机关创建成效突出的先进集体进行通报表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成为推动机关党建提质升级的“内生动力”。
(三)锤炼党务干部队伍,夯实党建“主力军”
实施党务干部队伍“四项培养工程”,提升党支部书记、青年党员、党务工作者、党建信息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推进“向深圳学习”干部培养计划,强化党组织书记“实战淬炼”,实施党务干部能力“跃升行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机关党务干部队伍,让党建工作更具专业度、更有战斗力。
(四)党建引领群团建设,激发活力“聚合效应”
落实“应建尽建”原则,推动机关群团组织提质扩面,打造“党建+群团”协同发展新模式。发挥工青妇组织联动作用,深入推进职工之家、“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品牌创建。用好“党建搭台、群团唱戏”机制,推广干部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精心组织趣味运动会、健步走等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机关文化氛围,推动群团工作与党建互促共进、深度融合。
四、党建赋能“强引擎”,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党建业务“双驱动”,跑出发展“加速度” 。健全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协同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从“单打独斗”向“同频共振”转变。成立党建共建“先锋队”,推动机关党组织与民营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探索“党建+管家”服务模式,以党建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创新开展市直党群及各部门、驻市单位群众满意度评价,搭建“周五民声直播室”互动平台,让党建引领发展更加精准、高效、有温度。
(二)擦亮文明创建“金名片”,以党建引领城市“蝶变升级” 。发挥市直机关党组织职能优势,全面融入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十大行动”,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发挥“领头雁”作用。深化市直机关“双联双助”行动,织密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服务网”,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投身市容整治、交通秩序维护、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文明劝导、邻里互助等工作。策划“创文明典范、机关作表率”主题党日,引导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让文明新风成为最美风景。
(三)打造党建品牌“强磁场”,汇聚发展“新动能” 。聚焦“机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目标,强化党建品牌塑造,凝聚发展合力。积极参与**届省市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搭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比学平台”,推动机关党建创新项目评选。开展“一机关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行动,鼓励各级党组织聚焦主责主业,打造精品党建项目,选树市直机关党建品牌典型,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品牌效应,推动党建工作与发展大局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五、锻造作风建设“硬支撑”,营造干事创业“新生态”
(一)推动作风建设“再升级”,厚植为民服务“新气象”
全面落实“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部署要求,深入贯彻《关于**的工作方案》,推动市直机关党建分片联系机制走深走实,树立“有事多帮忙、无事不打扰”的服务理念。采取集中调研、实地走访等方式,把准基层诉求“脉搏”,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的急难愁盼问题。锚定作风建设“高压线”,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破除“隐形变异”顽疾,让务实清廉成为机关作风的鲜明底色。
(二)筑牢纪律教育“防护网”,拧紧干事创业“安全阀”
强化党章党规党G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增强纪律规矩意识,让遵规守纪成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化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廉政电影周”、青年党员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警示教育等系列活动,以案例警示筑牢思想防线。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健全日常监督机制,强化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和廉政风险防控,确保纪律规矩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精准把握“容错纠错”与“激励担当”平衡点,推动干部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激发干事创业新活力。
(三)锤炼机关纪委“硬本领”,织密监督执纪“防火墙”
对标《**实施方案》,加快推进机关纪委“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推动监督体系提质增效。选优配强机关纪委干部队伍,开展“纪检业务大练兵”活动,提升监督执纪能力,强化案件审理职能,健全案件质量评查机制,确保案件经得起检验。督促市直单位机关纪委“挺在前、抓在早”,充分发挥监督利剑作用,把好案件质量关口,强化审理监督职能,以精准监督护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