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的工作重点和区委组织部的党建工作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学习教育,提升思想引领力。一是旗帜鲜明提升政治站位。由党工委书记带头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组织召开街道党工委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16次,组织挂点班子、宣讲员深入社区开展全会宣讲30场次,从思想深处坚定政治信仰。二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紧紧围绕*目标要求,探索出8种不同的学习形式,让党员干部接受全面、深刻的精神洗礼,同时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三单制,累计完成清单事项360件,不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三是用好用活网络载体平台。加强网络学习平台督促力度,定期对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智慧党建等平台积分情况通报,增强干部政治理论教育穿透力。
(二)夯实党建责任,增强基层组织力。一是先后召开9次党工委会议和11次党建工作推进会,专题研究部署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和调度落实年度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实行挂点班子党建联系点制度,压实党建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共同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二是党工委书记率先垂范,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等党内各项制度,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程序,加强党员发展纪实规范管理,今年累计发展党员10名、吸收入党积极分子15名。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工作节点,制定有力的整改措施,逐项对账销号,按照时间表积极主动全面完成区委巡察整改工作。同时把中央巡视*巡视*反馈党建方面问题整改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对标对表按照进度落实整改工作。四是认真履行党风廉政责任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选人用人等制度,对所有街道社区干部建立了个人廉政档案并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干部重大事项报告、三资管理、请销假、外出报备等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
(三)巩固三化建设,深化阵地凝聚力。一是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资格条件关,突出“双好双强”,严格执行“两推一选”程序,严肃换届纪律,顺利完成15个社区换届选举,新选和调整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2名、两委干部23名,进一步优化了社区党组织部书记年龄文化结构,社区“两委”干部平均年龄也从换届前的52.3岁下降至47.6岁,其中社区党组织委员有27人为“80后”,18人为“90”后。二是隆重开展“红动*、爱满全城”“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迎接建党104周年“十个一”系列活动,深入开展老党员、困难党员春节和七一走访慰问活动,颁发“光荣在党50年”勋章359枚,成功举办建党103周年文艺晚会和街道“两优一先”七一表彰大会,全面增强党员群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三是围绕区域划分、功能设置、服务品牌、运行管理和组织保障等内容,全域式巩固12个社区党建三化建设成效,完成西门、幸福、汝河等3个新增社区党建阵地建设,打造出东铜、东糖等高标准党群服务中心的示范体系,全力构建以阵地建设为引领核心的城市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四)聚焦示范带动,优化党建引领力。一是试点推行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行动,在15个试点小区选优配强15名小区党支部书记和173名楼栋党员中心户长,探索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同共治的小区治理有效路径,帮助15个试点小区整合服务资源、强化问题整治、夯实治理根基,解决了力量薄弱、重心偏移、诉求无门等问题,实现了小区治理从“群龙无首”到“核心引领”、从“条块割裂”到“互融共促”、从“民忧民怨”到“拍手点赞”的大转变,呈现出了从乱到治、从差向好的势头。二是扎实推进“党建+社会救助”国家试点工作,设置社会救助服务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党员先锋岗窗口,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服务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通过党员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五必到五必访”及“六送”活动380人次,提供社会救助志愿服务96人次。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分析
回顾2024年的基层党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社区集体经济薄弱。部分社区干部缺乏发展集体经济,推动振兴的危机感、紧迫感,缺乏开拓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单纯依赖现有资产资金,没有更好地去开发利用资源,对引导能人志士返乡创业不够积极主动。由于地处城区规划区,社区主要依靠场地租赁形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在发展村级服务型经济组织,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办法不多。
(二)党员教育管理还不到位。社区党员的流动性较为频繁,管理缺乏有效手段。个别党员党性不强、素质不高,先锋模范作用缺位。
(三)“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还有待提高。“小区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实效,但受思想、制度、执法权限等因素的影响,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还未成势,实践中还存在市容管理方面、社会管理方面、物业管理方面、居民自治方面等问题急需解决。
认真分析上述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政治站位不高。部分党员于部自我定位不高,把自已等同于普通群众,带头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群众对党员的认同感不强,支持度不高。二是思想认识不深。对新时代党的建设学习领会不全面,对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把握不精准,新理论还不能灵活用在实践中。三是能力水平不足。在谋划推动党建工作中起点不高,督促社区基层党委在推进集体经济工作中办法不多。
三、下一步思路和重点措施
2025年,*街道党工委将坚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理念,带头抓主业,尽主责、打基础、强根本,多措并举推动形成“经常抓长期抓”的工作导向,加快推动城市党建工作向融合共建转变。
(一)在队伍建设上聚力用劲,实现更大提升。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政思想建设,发挥街道党工委领导作用,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基层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确保新发展党员质量,进一步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及时了解党员需求,从关爱党员干部入手,建立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明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开展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走访慰问,“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尽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把街道党员干部队伍打造为攻坚克难、凝聚人心的“强磁场”。
(二)在阵地建设上聚力用劲、实现更大提升。把党群阵地作为织密建强社区组织网络的有效载体,在社区党建三化建设的基础,进一步把资源向社区一线倾斜,加大对社区基层党建组织的资源保障,争取尽快启动南门、东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嵌入式纳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巩固东糖、东铜社区党群阵地建设标杆优势,确保社区党建阵地实现内外兼修。探索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分档星级管理长效考评机制,从规范运作、便民服务、日常管理、特色呈现等方面细化考核,深化党员进社区报到、结对共建机制,全面夯实社区基层党组织堡垒。深入推进党建+小区治理,把基层组织阵地建设融入居民生活圈,大力提升小区党支部组织力、号召力,推动矛盾化解在小区,纠纷调解在小区,诉求解决在小区,服务治理在小区。
(三)在品牌建设上聚力用劲、实现更大提升。围绕业务抓党建,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广大党员骨干在工作中“打头阵、当先锋、做表率”的先锋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大提炼、深化、推广东铜社区党建八大员、芙蓉社区居民议事厅等品牌力度,总结好党建+社会救助、党建+小区治理等经验,支持各社区探索开展符合各自社区特色的党建品牌创建,激发党员干部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争先创优、奋战奋进的激情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