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近年来,我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逐步构建起区域协同、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主要做法
“一核心”激发基层治理红色引擎。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核心,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导向,将涉及民生的3大类45项高频事项,下放至乡镇(街道);构建“区域+领域”模式,在18个领域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将资源、服务下沉到基层治理一线,累计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800余件,打造出了“一家亲服务站”“暖心家园”等特色服务品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XX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我区党建工作成果。
“一阵地”打造基层治理红色家园。按照“1+8+X”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体系,整合党建、政务、文化、教育、卫生等各类资源,全面建设1个区级、8个乡镇(街道)、125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入驻社保、医保、民政、教育、卫健等86项行政服务事项,每月接待群众4万余人次,服务覆盖人群达80余万人。
“一张网”织密基层治理组织体系。以村(社区)、居民小区、街巷为基础,科学划分网格,完善“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成立网格党支部582个,网格党小组18个,选派党建指导员112名,楼栋长3258人,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基层全面覆盖。
“四驱动”解决基层群众民生诉求。深化乡镇(街道)与村(社区)、机关单位与村(社区)、党员与群众、需求与服务四方联动机制,18000余名党员(志愿者)到村(社区)开展服务;组建党员先锋队523个,党员示范岗856个,“心连心驿站”45个,“爱满XX”便民服务点60余个,着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
二、存在问题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基层治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老旧小区治理难度较大,服务质量有待提高;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等。
三、下一步措施
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深入研究《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制定《“一核四驱六提升”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施方案》,全力破解基层治理中的难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构建四级协同工作体系,增强基层治理引领力。明确区委领导责任,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纳入全区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发挥乡镇(街道)“轴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各领域党建工作协同发展,形成“一核多元”的治理格局。强化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建立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村委会和监委会为基础,物业、业委会、警务室、辖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调整村(社区)规划布局,提升基层治理支撑力。加大村(社区)整合力度,按照“规模适度、便于管理、服务高效”的原则,对全区村(社区)进行优化调整,对规模过大的村(社区)进行合理拆分,原则上每个村(社区)不超过3000户。新调整的村(社区),按照办公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不少于80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建设,按照“六个统一”的要求,打造规范化、标准化的阵地,优化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综合服务设施布局。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培育高素质基层干部,凝聚基层治理战斗力。建立基层“两委”班子动态评估机制,及时调整补充班子成员。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建立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加大对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力度,注重实践操作,推行“师徒结对”模式。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用好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校平台。对村(社区)工作者进行员额管理,按照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不少于15人的标准配备村(社区)工作力量。
四是推动物业党建融合,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汇聚基层治理向心力。对老旧小区,通过引入专业物业服务企业或成立居民自治物业管理组织等方式,提高物业服务覆盖率。完善村(社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纳入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物业行业党组织作用,深入推进“红色物业”建设,扩大党的组织覆盖。提高业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推动在业委会中建立党组织,鼓励村(社区)“两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委会成员,引导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兼任村(社区)委员,实现社区治理的共建共享。
五是加强智慧治理,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增强基层治理创新力。推进基层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加强智能化设备应用,推广智能安防、智能门禁等系统,提高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通过信息化手段,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六是强化监督考核,完善基层治理评价体系,提高基层治理执行力。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工作监督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加强对乡镇(街道)、村(社区)和相关部门的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干部选拔任用等挂钩。定期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以群众评价作为检验基层治理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推动基层治理工作不断改进和提升。
我区将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突破口,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模式,提高治理效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