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排忧解难,让他们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x年以来,xx县聚焦企业办事多头跑、程序繁、中梗阻等问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问题概述
我县以开展政企夜话活动为契机,对企业开展满意度调查,经梳理分析,发现仍有x%以上的企业提及办事难问题,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刚入驻的企业业务办理人员,对本地环境和业务办理要求不熟悉,办事经常需要多头跑、重复跑;二是部分日常性业务办理流程仍然繁琐复杂,服务窗口要求提供多种表格申报材料;三是在办事过程中偶尔遇到工作人员态度消极或办理流程不合理等情况,害怕引起抵触情绪,不好当面向工作人员反映,办理体验较差。
二、做法成效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县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痛点堵点,创新实施政务服务”三办”改革,通过整合资源、精简流程、优化服务,推动行政效能全面提升。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汇聚多元合力,打造”一次办成”服务生态
一是构建大综窗服务体系。整合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x个部门审批职能,在县乡两级政务大厅设置x个无差别受理窗口,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运行机制。编制《跨部门联办事项清单》,将企业开办、工程项目审批等x余项高频事项纳入”一窗通办”范畴,群众办事平均少跑x个窗口。例如,餐饮企业开办实现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消防备案等x个证照”一表申请、并联审批”,办理时效从x个工作日压缩至x小时。
二是建立三级帮办网络。组建”企心办”专业服务团队,构建”县中心+乡镇站+园区点”三级联动体系。县级大厅设立”金牌帮办”专窗,配备x名业务骨干提供全流程导办;在x个工业园区设立代办服务站,开展”午间不断档、周末不打烊”延时服务;组建流动服务队,对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上门帮办。建立《x项高频代办事项标准化手册》,细化材料清单、流程图解等要素,通过情景化教学培训帮办员x人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累计为宏远机械等x家企业协调解决证照办理、政策申报等难题x件,代办服务满意率达x%。
三是强化数据互联互通。打通省政务服务网与部门自建系统数据壁垒,归集电子证照x类、共享数据项x项。开发”扫码亮证”功能,企业办事可自动调取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电子证照,减少纸质材料提交x%以上。针对建设工程审批,搭建多图联审平台,实现规划、消防、人防等x部门图纸同步审查,审查周期由x天缩短至x天。
(二)规范办事程序,构建”快捷办成”标准体系
一是实施流程再造攻坚。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清理各类证明事项x项。推行”五个免提交”改革:政府部门核发的证照免提交(通过电子证照库调用),已提交过的材料免重复提交(建立企业专属材料库),可数据核验的信息免提交(接入公安、民政等数据库),告知承诺事项材料免提交(在x个领域实行信用审批),关联事项共享材料免提交(建立x个”一件事”主题服务包)。
二是创新极简审批模式。编制《即办事项清单》,将企业登记、社保增减员等x余项业务纳入”即来即办”范畴,平均办理时长压缩至x分钟。推行”扫码秒批”服务,个体工商户注册等x个事项实现”申请即核准”。针对高频事项制作”白话版”办事指南,用”能否带宠物医院公章?”等通俗问答替代专业术语,群众阅读效率提升x%。
三是深化全程网办改革。建设”云政务”服务平台,上线智能预审系统,通过OCR识别、语义分析等技术自动核验材料完整性。开发”智慧填单”功能,企业填报字段减少x%。在x个乡镇部署自助服务终端,提供x小时不打烊的证明打印、发票申领等服务。目前全县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x.x%,企业开办全流程x.x个工作日办结率保持x%。
(三)改进服务方式,营造”舒心办成”服务环境
一是开展领导干部”沉浸式”服务。建立”局长服务日”制度,每周三安排职能部门主要领导进驻窗口,通过”三亲自”(亲自受理、亲自协调、亲自回访)破解疑难问题。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复杂事项实行提级办理。活动开展以来,住建局局长现场协调解决某房地产项目联合验收堵点,推动验收周期从x天压缩至x天;市场监管局局长带队走访餐饮商户,将食品经营许可现场核查时限从x天缩短至x天。
二是建立服务质效闭环管理机制。构建”办件回访—问题整改—成效评估”工作闭环。多维评价:在办事窗口设置”好差评”设备,同步开通短信、微信评价渠道;精准分析:建立”不满意工单”数据库,运用大数据技术定位高频问题;溯源整改:对重复性投诉问题启动倒查机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长效提升:将评价结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权重占比提升至x%。专项行动期间,通过x热线回访企业x家,收集优化建议x条,推动x项流程再精简。某物流公司反映的”道路运输许可跨省通办不畅”问题,经专题整改后实现全国范围电子证照互认。
三是锻造专业化服务队伍。实施政务服务”培优计划”,开展”三比三看”岗位练兵(比服务规范、看群众口碑;比业务技能、看办件质量;比创新举措、看改革成效)。建立”月度服务之星”评选制度,对连续x次获奖人员优先晋升职称。组织窗口人员赴杭州、深圳等地学习”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转化创新举措x项。目前全县窗口服务投诉量同比下降x%,群众好评率攀升至x.x%。
通过系列改革举措,企业群众办事材料精简x%,跑动次数减少x%,审批效率提升x%。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探索智能审批、无感办理等创新模式,力争年内实现x个事项”零材料”办理,全力打造”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标杆县。
三、经验启示
一是服务方式要由传统化向现代化提升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推进电子政务,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服务效率,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xx县持续推进电子审批系统,实现行政审批事项网络内的流转和办理,提高审批效率和质量,企业能够足不出户办理相关事项,实现服务空间由实体化向网络化的转变。
二是服务平台要由分散型向集中型提升转变。政务服务中心是代表政府集中实施行政审批、提供政务服务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放管服改革的主要载体。xx县将原来分散的办公场所、相关部门的行政服务厅、相关政务服务网络平台进行整合,集中财力、物力搭建大型行政服务航母,为创新政府治理、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服务理念要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提升转变。政务服务中心以服务群众为中心,各窗口所承办的业务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xx县突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理念,转变过去以行政审批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建成了面向企业、面向群众,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公共服务、便民服务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