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对此,高校在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过程中,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体系过程中,必须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具体载体和资源落到实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可行路径。
一、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能有效整合育人资源和要素
2019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主要目的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认真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学生社区的“网格化”管理,着力推动学生社区“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体制”“协同育人体系”“支撑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的改革,践行“一线工作法”,做到“人在一线”“思在一线”“心在一线”“干在一线”的“一线规则”,整合“院校领导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聚焦压到学生中间,打造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园区,推动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第一,“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事关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多个领域。“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涉及教育培养模式、管理服务体制、协同育人体系、支撑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的改革,关系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包括党团思政、教务教学、组织构架、资源阵地、硬件依托、保障体系、功能提供、文化建设等,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全体系,涉及全员的系统工程。“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育人空间的建构,推动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整合、联动、下沉、延伸,提高了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等人才培养工作的亲和力、科学性、协同性、实效性。
第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打造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园区。当前,我国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就是要打造一个既区别于国外、又不同于现行管理模式的新的学生社区模式。国外的管理模式中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保障通常是分离的,大学只负责专业性、学术性的事务,而后勤服务保障是交给社会的。换句话说,国外的学生除了学习科研在校园内,其他方面的课余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都在社会社区。我国曾经有后勤服务保障社会化的尝试,但现行的管理模式仍然是包括教育教学和后勤服务保障,都由高校全面负责。因此,“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是区别于国外模式和我国现行模式的新的尝试,是在不改变现有高校统管模式下,嵌入“社区”模式。将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内涵延伸、融入社区,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网络延展、覆盖到社区,从而朝着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园区目标改进。只有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理解深理解透,我们的改革才会沿着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前进。
二、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要在五个要素上着力
高校学生社区作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后勤社会化运行模式的产物,兼具学校管理单元与学生学习生活共同体双重角色及属性,被认为是实现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重要空间载体。它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形态,而且是一个具有社会性和社会关系意义的存在,是一个整合人、空间、物、文化、组织形态、规则、数据信息等资源的复杂结构,是一个集思政教育、师生互动、学习交流、文化感染、生活服务、信息网络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综合育人场域。“社区”(Community)一词源于德国古典社会学家滕尼斯。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将“社区”理解为具有共同生活方式、共同信念与情感维系的共同体关系。当前,社会学界普遍认为一个社区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要素:一是要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二是要有一定范围的地域;三是要有一定规模的设施;四是要有一定特征的文化;五是要有一定类型的组织。根据这五个要素,笔者将“一站式”学生社区理解和定义为:以一定规模的师生共同生活区域为基础、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共同价值观念为联结形成的兼具育人、管理、保障功能的学生教育生活成长共同体。结合XX医科大学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实际情况,高校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需要注重以下五个要素。
第一,有一定规模的学生和教职工入住。XX医科大学自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以来,共有10余个专业的5000余名学生进驻。同时,由校级领导担任“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楼长,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党政领导、学办主任、团委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等担任“一站式”学生社区各楼层长,专兼职辅导员担任网格长,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人文社会科学课教师每月到学生社区至少开展一次理论讲座、时政论坛、好书共读等活动,学业导师每月“一对一”交流不少于2次。同时,成立社区发展指导站,邀请优秀校友、校外辅导员、行业专家、心理指导教师、生涯规划专家等入驻社区发展指导站,从而形成师生共驻、协同育人的网络体系。
第二,有一定范围的空间载体。作为全国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先行者,XX医科大学坚持试点先行,先期依托呈贡西苑校区原学生公寓围合,统筹6栋32个楼层1200余间学生宿舍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覆盖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临床医学院等多个学院。在试点成功基础上,将持续推进呈贡东苑校区3栋学生宿舍纳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这样的格局形成了一定的空间和规模,有利于形成社区形态,整合社区功能。
第三,有一定规模的设施配备。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中涉及的一些基本的必要的设施设备和功能,每个社区需要备齐,但一些成本高、造价高,可以用于共建共享的、设施设备,应该做到统筹规划、集中资源,尽量做到避免重复设置、资源浪费;同时,各个社区的一些设施设备和功能应该互补,可作区分。不容忽视的是,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持,注重学生社区建设中的信息赋能,推动数据资源通联共享和线上与线下协同联动。XX医科大学在“一站式”学生社区中设置党团活动室、多功能厅、学生社团多功能活动中心、导师工作室、辅导员工作室、谈心谈话室、师生交流吧、易班发展中心、心理咨询室、多功能健身和形体训练中心、文化长廊等48个社区公共空间载体,并保障其共享和开放,既保证学生的需求又体现了资源节约和功能互补。同时,围绕“一张网赋能”目标,着力升级信息化支撑,整合学工系统、财务系统、后勤服务系统与智慧昆医链接升级,建设智慧服务创新基地。不断完善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提供“一站式”窗口业务办理50余项,累计服务学生2万余人次。建设“学生服务中心、学生数据中心、学生大数据分析中心”,通过网络信息化平台简化流程、集约路径,实现学生一键“智能画像”,动态开展学情分析、资助育人、学业帮扶等工作,受益学生累计超过4万余人次。
第四,有一定独特的文化特征。XX医科大学创新建立心理辅导站、生涯规划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素质拓展基地、课程超市等个性化发展和文化交流互动中心,满足社区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思想学习生活需求。同时,促进不同学科、专业知识文化的交流互惠。对医科院校更为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强化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培育和情怀培育,形成具有鲜明医学特点的特色文化和优良传统。为此,XX医科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了“医学人文情怀的艺术呈现”“医学生也应了解的性知识”“法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医学生就业经验分享”等讲座,志愿献血、医学急救知识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及“诵读医学生誓言”“感恩无语良师”“筑梦昆医”舞台剧巡演等活动几百场次,凸显了社区的医学文化特征,打造了社区文化育人新名片。
第五,打破现行的机构设置和组织架构,产生新的社区管理组织。社区治理的纵横向层级体系与制度规范,在育人的实践中需要不断提升。XX医科大学设置“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工委、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团工委,统筹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社区党工委辖8个功能型党支部和40个党小组,并选树8个党员先锋队、20个党员先锋岗、165个“党员示范宿舍”。社区管委会下设“一办五中心”,即办公室、社区党建工作中心、社区文化中心、社区协同育人中心、社区创新创业中心、社区服务保障中心。社区团工委按照“团工委—功能型团支部—团小组”建立网格化工作体系,共辖90个功能型团支部和1243个团小组,并指导“一站式”学生社区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发挥好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三、注重书院制与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统筹建设
2020年5月,教育部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依托书院、宿舍等学生生活园区,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第一,书院制的实施为学生社区管理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例如,河南大学建成五大住宿书院,打造“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探索构建“互联网+书院”模式;华南理工大学在广州国际新校区依托“书院制”和全程导师制,在学生教育管理、培养模式、服务手段上创新营造全人教育环境;西安交通大学推行“书院+学院”双院制改革,把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组建为9个书院,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发挥思政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等功能。多所高校的实践,足以证明探索书院制的实施,为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供了发展基础与前行条件。
第二,书院制与学院制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相同目标。书院制打破同一个学院、同一个学科、同一个专业学生聚居的特点,促使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同时,书院制强调学生聚集且师生“群居”。相比于在学院中,老师一般只有在上课时见到,在书院中学生则能跟老师一起生活。可以看出,书院制是为师生提供共享的公共空间,进而更加方便学生跟老师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从这个意义上讲,书院制不仅涉及学生管理服务,而且涉及教育教学模式的重大变化,尤其是与“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中教育培养模式、协同育人体系两方面的改革内容高度契合。因此,书院制与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存在必然联系,应予以统筹考虑。
新时代新征程,探索高校全新教育模式,实施创新型学生管理模式,有利于高效整合学校现有资源,进一步推进在生活中、实践中的学生教育,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