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电影《天下无贼》中的这句经典台词,一经播出便迅速在当年的热词中搏出位。
无论是放眼世界纵观先后手执牛耳的欧英北美,还是寻经查典遍览身处历史潮头的强汉盛唐,无不印证这样一句亘古真理:“得人才者得天下”。人集天地之灵,乃万物生发之机。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无论物资资源如何捉襟见肘,也无论生存环境如何的左支右绌,只要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这个国家、这个企业都是充满着勃勃生机的,倦怠的面容下都始终镌刻着希望的底色。从古犹大国于公元前586年被新巴比伦帝国灭亡,到现代以色列国建立,在这跨越两千多年的时空中,犹太人一直身如浮萍,浪迹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如果没有虔诚的民族信仰,没有渗透骨髓的坚韧品质,没有卓然拔世的高尚品质和才能,这个民族怕是早已消亡在历史的苍茫云海中,哪还有“中东沉郁之花”以色列的复存?!我们将寻迹视角从国外拉回国内,沿着历史的轴线慢慢卷向风云际会的春秋战国。地处边陲的秦国,环境恶劣,民生凋敝,一向为当时的名士所不耻。但是,秦国历届主政之君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虚怀纳士、广揽人才。奴隶百里奚、死囚范睢等到了秦国后均被奉为上宾,官居高位。正是在百里奚、商鞅、范睢等人前赴后继的辅佐下,秦国一步步成长为最终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雄霸之主。齐桓公前期重用管仲,傲居春秋首霸,后期重用“三小”,终落得个尸虫满身的悲惨结局。得一时之才,可取一时之功,得百世之才,可成千秋伟业。人才,在任何组织的肌体中,都应当是“C位”的不二选择。
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只是搭建万丈高楼的起锹之土,识别人才并重用人才,才是托起鹏浮九天的双飞之翼。重用人才,只需要拥有“千金买马骨、筑台自隗始”的胸怀与魄力即可,但是识别人才,却是胸怀、阅历、天赋与时机的融合,需要我们摒弃内心的偏见、打破阶层的枷锁、挣脱体制的束缚,抹去身份的印痕,尽可能的以“实事求是”的方式去靠近、去了解、去辨识、最终去印证。如此,才有可能挖掘到真正的人才。“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中学课文中,唐朝韩愈的一篇《马说》道尽了伯乐的重要性,也反映出人才识别的难度。如果没有月下追韩信的萧何,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十面埋伏”的肃杀,也万难领略“霸王别姬”的凄美,再考虑到汉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份量和地位,甚至可以说中华文明都会因此而被改写,这,就是一个超级人才被用与不被用所可能牵引的蝴蝶效应。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观帷幕下,地缘政治角力和区域经济耦合愈演愈烈,上到国家下到企业,竞争态势已由之前的资源竞争、技术竞争升级为智力竞争,而智力竞争其本质就是人才竞争,尤其是我们国家人口结构正在由正三角向倒三角演变的趋势下,尽快实现人力资源由“量”的优势到“质”的优势的转型,已是利箭在弦不得不发。所以,当下,我们大力推进和实施“人才强企”措施,以人才振兴筑牢强基大厦,可谓旱苗得雨,恰逢其时。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论道: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在辨识和使用人才时,除了关注其“才”以匹配岗位需要之外,也不能忽略对“德”的考察。德不配位的人,才越高,潜在危害越大,对组织基业的破坏力也越强。
蓝图绘就,重任在肩;号角催征,扬帆启航。作为企业人才强企战略部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让我们全体人力资源从业者,上下一心,沿着集团公司和公司指明的“人才强企”路线,不待扬鞭自奋蹄,以今日涅槃之痛,迎接明日的重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