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校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不断夯实党建基础,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互促共进、融合提升,以党员“****”为载体,围绕建设“五一**”总体目标,强化学习、务实、创新,促进学校优质发展,提升社会影响力。全力打响“融”党建品牌,努力形成“主题内涵深、品牌叫得响、工作措施硬、党员受欢迎”的党建特色。
一、融入队伍建设,促进教师文化提升
队伍要发展,党员要带头。党总支领导班子实行一线工作法,带头值班,带头上课,带头听课。坚持实施三大工程,培养了一支人格魅力足,专业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党员教师队伍。
——诚德工程。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开展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党员亮身份,党员志愿服务,党员进社区,师德报告会,师德承诺,最美教师、榜样教师评选,形成了关心学生、善于聆听、宽容大度、富有爱心的教师素养。在疫情严峻形势下,党员教师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温暖工程。树立了“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尊重关心教师。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党员,评选表彰“十佳共产党员”,为教师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组织教师体检,给教师送生日祝福,组织教师参加趣味运动会和元旦联欢晚会。这些细微的人性化关怀,给了党员教师以家的温暖。
——兰蕙工程。不断提升党员教师工作的自信心,多方面成就教师。一是走近经典。学校鼓励要求教师借书阅览;购买《给教师的建议》等经典名著送给老师。借助两个平台(“**-党建在线”和“学习强国”)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二是思想碰撞。每月组织“班主任沙龙”“名师讲坛”,教师们在这些活动中碰撞火花,共享智慧。三是开阔视野。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引入本校。四是搭建平台。开展党员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成立了**名校长工作室,为名教师名校长的成长提供机遇和平台。
学校现有省市区级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82人,有25人获省级优质课奖,承担的11个国家省级重点课题已结题,有近百人次的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报刊发表。精诚的教师队伍,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全市行风评议中多年获得优秀成绩,被评为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二、融入精细管理,促进管理文化提升
抓好党建促管理,党总支成员下沉到级部,实行包靠制度。每个年级由一名班子成员和两名党员干部包靠,成立党支部,全面负责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每天对包靠年级听课一次、巡课一次,每周与任课教师和学生谈心一次,落实精细化管理,将每一项工作都抓细、抓实、抓到位。
——德育活动精细化。一是以时间为轴切入。从入学军训到毕业典礼,总体考虑初中三年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只有将个人梦想与祖国命运紧密结合,具有强烈的国家责任,民族担当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二是以主题为纲统领。从初一习惯养成到初三励志教育,从学生自主管理到校外社会实践,从“学习标兵”评比到“美德少年”宣传,整体设计系列活动。
——养成教育精细化。一是从学习常规、礼仪常规等小事、细节入手,对学生进行具体要求。二是从班会、课堂入手,促使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实现了六个“无”的管理效果(玻璃无灰尘、墙壁无污渍、桌凳无破损、地面无纸屑、厕所无异味、餐厅无剩饭)。
——团队活动精细化。率先完善各级组织,形成了初一初二以少先队为主体、初三以团组织为主体的整体格局。坚持“队为主体,团为核心,全团带队,和谐发展”的原则,注重仪式教育,奏好“入队-离队-入团”三部曲。推优入团严格规范,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之声合唱团”“**画社团”等多次荣获省市一等奖。志愿服务形式多样,“小手拉大手”“孝老敬亲最美重阳”等已成为每学年固定活动。获市级“红旗团委”和少先队工作“红旗单位”“先进单位”。
——后勤管理精细化。推行“互联网+后勤管理”模式,启用了移动OA电子审批系统。实行校长陪餐、明厨亮灶等措施,获得省级餐饮安全示范单位、“食安**”餐饮服务示范单位等称号。安装净水器、修补楼顶、修建海洋文化长廊、铺设沥青路面,更好地服务师生。**年,荣获“**省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教学管理精细化。党总支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思想,坚持“堂堂清”,确立了“学案导学,先学后教”的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作业分层,让优等生“吃好”学困生“吃饱”。重视课堂上的有效练习,不靠逼学生拼作业拼健康来提高升学率。开展试题命制大赛、青蓝工程、同课异构、小微课题研究、党员教师双培养活动。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在各项征文、演讲、英语口语大赛中,多名学生频频获国家、省级奖项。教学管理上,形成了“人人抓教学,科科抓教研,全校抓质量”的浓厚氛围。
三、融入课程建设,促进课程文化提升
学校党总支实地调研,根据“依托需求,贴近学科,发展特长,张扬个性”的思路,开设近30门精品课程,形成了“自选、参与、互动、创新”的课程模式。组织党员教师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提升课程内涵深度,注意整合校内外资源,不断提升课程内涵宽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军训课程、礼仪课程、毕业课程成为学生必修的学校课程。创造性开展诗教活动,校园变得像诗一样浪漫。学生在**省经典诵读、青少年科技创新、英语风采大赛、器乐舞蹈大赛中均获一等奖,学校获**年度**音乐教育教学优秀学校、全国信息学“优秀学校”。《**农民画》获全国新教育卓越课程提名奖,入选**省中小学优秀校本课程。农民画工作坊获**省一等奖。卓越课程的实践,促使多名教师迅速成长。
四、融入家校共育,促进合作文化提升
树立为学生、家长和全社会服务的理念。利用周末、假期组织党员教师家访,党员教师利用书信、微信等沟通家长,每学期分年级召开家长会。积极发挥法院、检察院、派出所等共建单位优势,拓宽教育阵地。开展学法指导、家庭教育、普法学习等教育服务讲座。与**区**中学建立教育协作关系,与**中学、**中学联合教研,与美国**公立学校、**中学建立合作关系,分享办学经验。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让教育更有温度。学校家校合作成绩显著,被表彰为**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