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大力推进全区重点工作
一是城北征收项目。工作小组由局主要领导带队,10名工作成员包干负责76户征收户。2024年2月10日,提前完成入户调查意愿征询工作。6月7日,提前完成入户评估工作。
二是清莲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局主要领导多次实地指导并参与清莲里片区自建房消防安全工作,各领导班子包干到户,7名骨干力量下沉社区全程参与。前期共摸排出经营户83户(96人),落地违建69户,违建店面37间,消防隐患371处,防盗窗1034个。涉及违建楼栋69户,截止目前67户已签署《现场拆除确认书》,已拆除45户违建共计1800余平方米。在整个拆违过程中,我局共投入拆违保障120余人次。后期包干的22户中,其中有10户存在落地违建,目前已拆除并清理干净6户。涉及违建店面8家,其中2家都是今年刚转手来的,转让费、装修费损失较大。在局班子领导和工作组成员夜以继日轮番攻坚下,用心用情做好政策解读,用诚用智做好后续安抚,8家店主均在5月底前按期做好店铺腾空工作。
三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我局联合街道社区、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深入市场、建筑工地、餐饮店等重要场所,对消防安全、建筑施工、燃气安全等进行执法检查,让辖区内燃气企业、临街商家、施工单位以及广大市民自觉拧紧“安全阀”,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今年上半年共办理燃气案件12起,处罚金额3950元;办理占用消防通道案件148起,处罚金额29900元。办理露天焚烧秸秆案件1起,处罚金额1500元。
(二)高标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1.常态长效抓好市容环境
为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打通精细化管理“最后一米”,我局上半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2万余人次,持续深入开展市容常态化管理工作,不断延伸网格工作触角,实现发现问题的“准度”,严格落实创文标准,巩固创文成果。市容类案件累计办理简易程序819起,处罚金额18420元,一般程序立案查处304起,处罚金额629921.99元。
一是辖区街面序化提升。累计清理乱拉乱挂600余起,清理乱晾晒520余起,查处乱晾晒8起,处罚金额280元。清理乱堆放770余起,清理乱张贴43283张,清理刷写6504条,清理印章3602个,清理覆盖225平方,清理横幅206条。累计清理违规、破损广告107块,拆除面积197.5平方。查处未及时整修或者拆除户外设施4起,处罚金额200元。
二是重点整治占道经营。针对辖区内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园广场、农贸市场和校园周边等区域,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依法取缔马路市场和流动摊点,加强与各农贸市场的对接,积极“引摊入市”。累计劝导流动摊12790余起,劝导占道经营5400余起,查处室外无证无照经营248起,处罚金额37462元。查处店外经营4起,处罚金额850元。
三是加强人行道违停处罚及基础设施建设。累计违停车辆贴单7700辆,拖移机动车3096起;查处非机动车人行道违停294起,处罚金额40元。上半年共施划标线12740米,清理停车位33个,施划自行车标识395个,安装U型杆427.2米,安装隔离石墩59个。施划机动车同向标识496个,同向停车率65%;非机动车同向标识177,同向停车率90%。
2.精准发力抓好专项整治
围绕市、区中心工作,结合辖区实际,聚焦城市环境细节,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工作,力求攻克“重症顽疾”。
一是犬类专项整治。通过“错时整治”的工作模式,“蹲点、巡线、控面”的整治方法,全力保障犬类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积极规范市民养犬行为,及时查处违法养犬案件,继续推进犬类宠物电子狗牌,让犬类管理更加智能化,提升管理科技水平。今年上半年共发放智能犬牌177块,收容犬只81条,劝导教育各类不文明养犬行为1000余起,办理简易程序案件5起,办理一般程序案件19起,罚款6650元。
二是不文明行为查处。结合“八个一”有礼指数测评工作,通过开展不文明行为的巡查整治,持续强化教育引导,累计查处随地吐痰2起,处罚金额70元;查处乱扔烟蒂170起,处罚金额7200元;查处随地便溺2起,处罚金额100元;查处破坏绿化7起,处罚金额1200元。
三是工程渣土处置专项治理工作。根据工程渣土处置领域专项治理行动的统一部署,我局紧扣工作重点,严格落实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执法检查工作,确保工程渣土专项治理工作各项目标的实现。在专项行动期间,我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00余人次,检查在建工地218次,检查相关运输企业8家,积极开展联合检查,联合区住建、公安、街道等相关部门开展检查20余次。依法规范建筑渣土处置领域执法,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共查处渣土相关案件7起,处罚金额16800元。
四是生活垃圾专项整治。对辖区工地、宾馆、餐饮单位、水果店等重点场所以及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单位为重点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巡查监督,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纠正乱扔垃圾行为300余次,办理乱扔垃圾案件103起,处罚金额4070元。
五是噪声整治专项工作。根据省纪委办公厅《关于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及《2024年柯城区噪声污染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开展了噪声整治专项行动。以解决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噪声污染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噪声污染侵害群众生态环境利益问题,严厉打击噪声污染违法行为。组织开展专项检查10余次,及时整改反馈各级交办的问题。
3.积极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专项行动
我区涉及到项目总共有32个,责任项目19个,配合项目13个。我局及时联系各单位,每月跟进项目开展情况,及时协调和对接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联合审查夜市经济摊点10处,审查通过9处。完成打造城市驿站1个,积极完成衢化片区住宅小区内老旧电杆借挂路灯处置意见。
(三)案件办理平稳有序
2024年上半年,我局普通程序案件共立案228宗,结案350宗(含去年立案未结案件);简易程序案件共计办理934宗。罚没款总金额达2893944.99元。
一是移送案件办理情况。衢州市柯城区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2022年11月21日)公布以来,我局共计收到业务主管部门以及检察院、公安部门移送案件线索29宗,其中已立案查处19宗(立案案件中已结案9宗;已下处罚决定6宗;已处罚告知3宗;1件正在调查拟告知),线索正在调查核实中9宗,退回线索1宗。
二是新领域案件办理情况。办理案件共覆盖执法领域16个,领域覆盖率55.17%;覆盖执法事项50项,事项覆盖率2.25%。
三是重点案件推进情况。围绕中心工作,办结安全生产案件8宗,两违(违法建设、违法占地)案6宗,其它重点关注案件共计8宗。
(四)抓好内部管理激发干事活力
一是理顺机制,在制度规范上有新标准。修订出台了全局《2024年度争先创优目标考核办法》,进一步细化完善业务和规范化建设管理要求,所有工作实施过程性量化考评。同时,出台机关科室挂联中队制度,初步实现了机关与一线“工作同干、压力同担”。针对执法辅助人员管理的难点痛点问题,在年初制定出台了《协管员薪资福利待遇和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对协辅人员实现定岗、定责、定薪量化管理。
二是优化结构,在选贤任能上有新气象。在2月下旬实施了全局干部“赛马比拼 提气聚力”竞聘上岗双向选择行动,开放竞争股级岗位,尊重干部个人意愿,平稳有序实施了全局性的岗位调整,试运行3个月来总体效果良好,有效激发了干部的工作热情。同时,制定了全局《“四维考评”制度(试行)》,我局被列为成为全区“四维考评”试点部门之一。
三是项目推进,在队伍建设上有新布局。制定实施《2024年度队伍规范化建设提升行动方案》,将全局规范化建设任务分解为规范化中队建设、枫桥式中队创建、数字化试点建设、特色性品牌打造四大项目,明确主体、时序、目标,滚动式推进,府山中队顺利通过省级“枫桥式”中队复审验收,航埠中队成功创建省级“枫桥式”中队。各中队已围绕队伍规范化建设任务,形成各自的“最佳实践”亮点特色培育点选题立项。其中信安中队联合属地街道和多家相关部门,共建枇杷一条街临时党支部,线上线下全面推行党建引领便民服务,先进经验被区委《柯城信息》单篇刊发,正在积极向市级、省级报送。
四是营造声势,在形象建设上有新成果。全方位加强综合执法工作的对外宣传推广力度,半年来在各级主流媒体刊发新闻报道40余次,仅在衢州日报、晚报就刊发稿15条。其中,我局徐晓华同志在“南孔清风--8090说清廉”进园区进民企宣讲大赛中表现优异,荣获一等奖,受到中共衢州市纪委机关、中共衢州市委宣传部、中共衢州市委统战部、衢州市工商业联合会表彰。
二、存在问题
一是前端监管和后端执法衔接问题。根据“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要求,我区全面整合行政执法队伍,现已构建“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的“1+5”行政执法体系,29个领域2221项行政执法事项由我局行使,但部分部门存在理解偏差,对职能范围内的前端监管职责也一并“甩手”我局,认为执法事项划转执法部门后,职能部门无执法权限,无法进行监管。如信访交办案件中,部分部门以“无执法权”为由,拒绝办理相关信访投诉。
二是业务主管部门技术支撑不足,造成办案效率不高。首先是线索移交质量不高,造成执法队员前期调查进展较慢。根据省、市综合执法指导办关于案件材料移交的相关要求,业务主管部门进行违法线索移交时,就当提供线索来源、当事人信息、鉴定检测情况、违法行为的改正情况以及能够反映业务主管部门监管过程的相关资料等,但部分业务主管部门往往未提供任何资料,需要执法部门在受理后通过函询方式向业务主管部门获取,大大降低了执法效率。其次是业务主管部门对执法部门的函询回应率不高,回应内容模棱两可等问题。部分业务主管部门对一些技术问题不愿直接作出判断,而是要求由执法部门自行掌握,或者要求执法部门函询其他部门解决,造成执法人员对一些技术问题无法准确把握。再次是市区两级的管理体制,造成区执法部门难以获取市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技术支持。
三是缺乏流动摊临时经营场所。随着“地摊经济”“夜市经济”日益繁荣,在带来烟火气的同时,各类流动摊、占道经营等影响市容市貌的行为反弹严重,特别在一些菜场周边、网红区域周边【如松园菜场、马站底、浮石路、紫荆西路枇杷临时规范点】。根据《衢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和客观条件设置临时经营场所,并应当采取措施保持场所的整洁、有序。”目前主城区暂无规范设置的临时经营场所供水果摊、烧烤摊等各类流动摊贩经营,在城市管理、商家增加收入、百姓过好生活之间,需进一步探索,找好平衡点。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市区中心工作 担当奋进抓落实
紧盯市区中心工作,持续做好城北征迁、清莲里安全整治等一批重点工作,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工作,为全区争先创优提供执法力量。
(二)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项目 落地一批项目
紧抓项目,解决重点工作聚合力不强的问题。依托主城区优势,围绕市城管办工作重点,发挥好协调职能,积极谋划对接项目。计划年底前打造城管驿站4个,优化提升已审查通过的8个便民服务点,在探索中取得进步,增添柯城新活力。
(三)聚焦迎亚运提市貌 常态做好环境整治
持续深化“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市容领域突出问题,通过主动靠前治理实现未诉先办,充分化解市容环境领域风险矛盾,不断提升城市精致精美品质、温暖温润细节。计划7月份开展垃圾分类专项整治,8月份开展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9月份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10月份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整治,11月份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整治,12月份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
(四)聚焦“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持续深化改
一季度我区考核指标得分84.81分,全省排名第30名,仍有提升空间。下半年,我局将逐项分析改革综合评价指标内容,并根据失分点逐步调整完善工作计划,专题部署,力争全年指标处于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