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镇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推行党组织领办志愿服务队模式,按照“组织领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常态长效”工作原则,组建了社区志愿队,形成党组织统筹引领、社会力量多元支撑、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着力推动为民服务走深走实、基层治理见行见效。
一、坚持“三个引领”,激活内生动力
(一)坚持组织引领。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队长,以党员为主体,并积极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与,靠前服务,扬起“志愿红”。截至目前,已吸纳40余名志愿者。
(二)坚持制度引领。制定出台《志愿服务队章程》,促进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进一步理顺运行机制、强化支持保障,确保志愿者既能发挥所长、帮助群众,又能服从大局、上下联动。
(三)坚持示范带动。设立志愿服务队“先锋榜”,每季度评选一次,表彰5名参与积极、群众满意的“最美志愿者”,在比学赶超中补短板、促提升。针对队伍骨干,采取专题培训、交流座谈、参观学习等方式开展培训,加强队伍教育管理和素质提升,已累计开展座谈会4场,参会队员80余人次。
二、强化“三个意识”,营造浓厚氛围
(一)强化责任意识。树牢真心服务的理念,把便民、利民作为志愿服务的鲜明导向,做到年度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明确每周至少提供爱心服务1次,截至目前,办好清理垃圾、隐患排查等暖人心的小事实事200余次。
(二)强化宣传意识。通过评选表彰优秀志愿者、向镇上推送宣传报道先进事迹等方式,增强群众参与意识。依托张贴招募通告和要求,分发宣传彩页,鼓励群众参与,讲好志愿故事,引导群众成为志愿服务主力军。
(三)强化结对意识。联合共驻共建单位,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加入志愿服务队,示范带动志愿服务落实。2024年,结对单位共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场,累计参与机关干部20人。
三、突出“三个导向”,汇聚资源力量
(一)突出需求导向。推行“群众点单、队伍接单、成员领单”的服务模式,将“关键小事”作为“民生大事”,以用心服务收获群众真心点赞,打造有温度的党建、能感知的民生。精准化开展调研摸排,聚焦老党员、生活困难群众、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5类困难群体,排查确定重点服务对象127名,梳理服务对象需求,实行台账管理,每半年开展一次“微心愿”征集活动,定期将党的关怀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二)突出激励导向。制定《志愿服务队队员量化积分制管理考核细则》,将党员队员参与志愿服务情况融入主题党日量化积分管理,优先推荐优秀志愿者纳入社区后备干部人选,激发服务队成员干事热情。
(三)提出能力提升。社区党委多次举办志愿服务队信访维稳、安全生产、反诈骗、卫生城市创建、防汛等专项培训活动,讲解志愿服务基本知识、技能和重点注意事项,不断提高志愿者综合能力素质,全方位增强工作质效和水平,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理念先行,着力打造志愿服务文化。进一步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志愿服务主题宣传、公益广告、服务站点等方式,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人人皆知。进一步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以关爱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应急救援、文明劝导等为重点,策划主题项目,加强志愿服务的供需对接,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的领域和范围,用志愿服务项目化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
(二)坚持广泛吸纳,着力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注重社区居民的动员招募工作,特别是要动员身体健康的低龄退休人员和 “家庭志愿者”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注重各个领域的动员招募工作,通过共驻共建、主题联谊、活动联合等形式,整合辖区学校、企业的志愿服务组织,整合各类组织力量,不断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注重专业人才的动员招募工作,通过宣讲会、招募会、培训会等形式,鼓励和动员教育、文体等各行各业的专业技能人才或拥有一技之长的热心市民加入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提高志愿者队伍中专业人才的比重,不断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三)坚持开拓阵地,着力丰富志愿服务形式。依托常态化活动丰富志愿服务形式。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便利化为目标,让志愿服务活动有阵地,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途径。充分利用社区小广场、党员活动室等场地,长期定期开展各类富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定时、定点的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依托阵地丰富志愿服务形式。在社区、学校、交通要道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建立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定期开展主题志愿活动,鼓励志愿者在服务社区的同时积极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