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
为贯彻落实“千万工程”经验,依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乡村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省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贯彻落实“千万工程”经验开展乡村建设提质行动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局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推进乡村建设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模式,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整治提升人居环境为发展目标,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工程,现将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深刻体悟“千万工程”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浙江省域、三农领域的成功实践和典型样板,展现出强大的时代生命力、实践引领力和深远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思考谋划、部署推动“千万工程”的伟大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路、重要理念、重要论断,具有历久弥新、弥足珍贵的理论价值。城西区城乡建设局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切入点,有效推进乡村建设。一是建立“党建引领、政府引导、村民主体”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区级抓统筹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抓工作落实的乡村建设责任体系,着力构建层层抓乡村、合力抓建设的工作格局。围绕“一张蓝图绘到底”这个核心,草拟制定《乡村建设协调机制》,明确乡村建设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二是始终把规划作为乡村建设的必要前置条件,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模式,梳理三调土地数据,开展村域土地综合整治,牢牢把握乡村建设主动权。结合生态保护与修复、自然灾害整治等工作,统筹各类土地分配,整体规划凤凰山路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城西区城郊村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补充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在村庄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融入绿色低碳理念,挖掘每个村庄特色,避免乡村“城市化。三是梳理现有资源,延续发展现有特色产业,对标**市休闲市场需求,发展生态、农业供给类产品的特色产业项目,每村重点打造典型示范项目,带动村民发展致富,吸引更多的村民回归村庄、建设村庄。四是提高项目谋划质量,生成乡村建设项目库。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蕾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模式,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强资金统筹使用,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合理确定年度实施计划目标。
二、工作中存在问题
集合所有城乡结合部的特点、难点等问题,简单归纳为:一是经过多年棚改、老旧小区改造,容易改造片区基本已实施改造,剩余未更新的区域多为“难啃的骨头”。居民就地安置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征收成本和难度越来越大,规划指标不够灵活,难以平衡资金。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欠缺,主要以进城务工、土地租赁为主,缺乏可生产性经营产业,人均收入偏低。三是现有村庄房屋密度高,建设用地紧张;村庄外围现有产业用地部分存在地质安全隐患,不适宜规划为建设用地;村庄耕地、林地与其他建设用地混杂,成规模的耕地较少,用地呈碎片化。四是村庄建设中资金投入巨大,乡村振兴、高原美丽乡村等政策补助资金多倾向于州县偏远地区,对城市近郊区域乡村投入力度不大,仅靠政府和村民无法解决全部建设资金,需要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支持和市场资本投入。五是因“十四五”国土空间规划正处在调整与审批阶段,部分更新项目审批时无可参照的规划依据,导致项目进度严重滞后。
三、下一步计划
一要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千万工程”工作统筹,细化分工,形成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工作体系,确保前期各环节紧密衔接、压茬推进。二要做好招商文章。抢抓招商投资机遇,划定沿线城中村、收储红线,启动房屋征收程序;完成村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审批,新村方案入户宣传,先行试点区与开工建设,倒排工期,更好更快地推动项目建设。三要要规划好一张蓝图。对照新发展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积极对接上位规划,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以高质量的规划更好地引领乡村建设和发展。紧贴发展所需、民生所盼谋划项目,实实在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城市的宜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