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X县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人才评价体系,统筹用好科技人才,大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不断激发人才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凝聚科技人才“向心力”。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和工作规则,细化分解年度重点任务,完善推进措施,逐项建立责任清单,靠实责任主体。定期召开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调度推进科技人才重点工作。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专家和重点人才项目常委负责制度,由X名县级干部分别联系X个专家工作站,常态化开展联系服务。健全政策机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引领加快创新型X建设的意见》《关于鼓励支持科技人才服务产业企业项目发展的意见》等,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强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利益保障、编制保障、财力保障,为科技人才“量身打造”了利好支持政策。强化服务保障。围绕八大重点产业链建设,每年组织X名以上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方面优秀科技人才,赴天津等地区开展学习培训和技术交流。对优秀科技人才,实行专人联系、走访慰问、表彰奖励等制度,协调解决科技人才周转用房X套,营造了尊才、重才、敬才、爱才的浓厚氛围。
二是注重激励保障,打造科技人才“新高地”。扩大科研自主权。深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突出用人单位人才评价主导作用,鼓励支持科技人才离岗创业,落实人才职称评审政策,赋予科技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自主权、创新资源调度权,不断提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能动性和话语权。推进评审制度化。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加快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实施科技管理流程再造,激发科技人才科研的创新积极性。制定《X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度,面向社会吸引人才或团队集中攻关,X红牛提质增效的技术集成与推广等列入市级科技人才计划项目。落实激励保障力。推荐市级专家库人才X名,聘用县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X名,实现县级评审、立项自主实施项目。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加大优秀科技人才表彰力度,着力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同时,每年在核定表彰奖励限额内设立优秀科技人才奖项,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表彰奖励优秀科技人才X多名。
三是强化平台支撑,搭建科技人才“大舞台”。壮大人才队伍。通过加强与科研院校联合洽谈和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柔性引进全省畜牧业首席专家X、全国急腹症专家X等X名专家建立工作站,集聚专家团队人才X余人,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推广、人才培育。积极实施“千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行动,通过人才交流会、公开招聘等多种形式,近年来为教育、卫生、农林等系统引进紧缺科技人才X人,人才引进规模和数量逐年增加。打造创新平台。坚持把创新平台载体作为培养创新人才、集聚创新资源的重要抓手和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支撑,优化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吸引集聚科技创新人才。至目前共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X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X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X家、省级科普基地X个,市级科技创新型企业X家、科普基地X个、众创空间X个、科技创新型乡(镇)X个、科技示范村X个,平台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得到提高,为科技人才施展抱负发挥才智提供了广阔平台。开展引才育才。充分吸纳科技人才参与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引领全县重点产业链发展,项目带动洼地效应、头雁效应凸显,有效释放科技人才创新潜能。组织全县科技人才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X项,投入资金X万元,持续开展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引导全县X名科技特派员和省市选派的X名“三区”人才深入一线开展创新创业,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是深化开放合作,激发科技人才“新动能”。深化交流合作。统筹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合作模式,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引导各类创新要素集群发展,与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农科院、X师范大学、省科学院、市农科院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建立专家工作站X个,建成X红牛全产业链发展技术研发基地、省农科院蔬菜科研示范基地X个,与天津市武清区建立了常态化科技交流机制,培训科技人才X多人(次)。释放创新潜力。坚持将成果转化绩效纳入科研人员职称评定、评价内容,不断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至目前,已完成登记科技成果X项、技术合同交易额累计达到X.X亿元,签订合作协议X项,引进辣椒、番茄、甜瓜等新优品种X多个,推广秸秆反应堆等绿色有机生产先进技术X余项。推进科技转化。《陇东肉牛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利用关键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胡麻新品种引育及提质增效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获市科技进步奖,科技人才践行“以用立业、由智变金”的理念,推动良种良法良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迈出了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