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调研XX镇美丽乡村建设报告

发布:笔杆子 时间:2024-03-04 字数:3380字

一、XXX村基本情况

XXX村位于XXX县东部,距县城32公里,距乡政府15公里,东邻XX村,南邻XX村,西邻XX桥村,北XX堡镇XX村。全村共有XXX、XXX等10个自然村XXX户XX人,党员XX名。耕地面积XX亩,人均XXX亩。近年来,XX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创新发展思路,以项目实施为抓手,强组织、建堡垒、抓队伍、打基础,着力培育了XXX产业发展片区,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全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

(一)主导产业量质齐增。坚持XXX三大产业同步推进,现有日光温室XX座,钢架大拱棚XX座,栽植了甜瓜、西红柿、辣椒等果蔬;建成果园XX亩,落实露地蔬菜XX亩,间作套种籽瓜XXX,多方鼓励引导群众扩大肉牛分户养殖规模,新增肉牛XX头,现养牛户XX户,全村肉牛饲养量达到XXX头,进一步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确保按期实现稳定脱贫。

(二)乡村面貌明显改观。积极争取项目扶持,硬化村部主干道路XX条XX公里,整修砂化上山道路XX条XX公里进一步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全力实施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新建办公用房XX间XX平方米,配套文化广场、乡村舞台、便民超市、便民服务站、电商服务点、儿童游乐园、标准化村卫生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组织引领明显增强。规范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开展重温入党管词、缴纳党费、公益劳动等活动,唤醒党员党性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廉政专栏,规范村干部履职行为,积聚公信力、提升号召力、增强动员力、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持续挖掘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做好“三个带头人”培育工作,建立村后备干部库;新建党建文化主题广场,规范布置党员活动室,打造党建文化长廊,安装党建宣传标语160幅,进一步营造了浓厚党建氛围。

 

二、具体做法

一是做好“学”的文章,夯实思想基础。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开展党内组织活动时,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采取支部书记带领学、研讨交流、晾晒心得等方式,确保学懂弄通。立足本村实际,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高标准过好主题党日、党员政治生日,围绕传统精神、制度优势、红色故事等内容,组织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讲党课,确保党始终占领和巩固党员和群众思想的“主阵地”。

二是做足“强”的文章,筑牢战斗堡垒。坚持把从抓支部、抓班子、抓队伍着手,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以推行“四抓两整治”工作法为抓手,以创建十星级党支部为目标,全力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年轻化选育强班子,补充一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村文书,储备X名优秀年轻村级后备干部,切实把敢打胜仗、能打胜仗的优秀人才选配到村级班子。规范化发展强队伍,积极吸收农村优秀青年入党,全村现有党员XXX名,连续两年新发展年轻党员XX名,为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

三是做优“帮”的文章,引领产业发展。紧紧抓住富民产业助农增收这个关键,结合本村实际和农户现状,多方发力带动产业发展,逐步在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紧盯市场需求,紧跟全镇产业发展思路,将果、菜、旅游作为全村的重点发展产业,充分利用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入户走访机会,积极动员农户发展苹果、蔬菜、建办农家乐实现增收;对于思想落后、不愿栽、仍坚持种植传统作物的农户,村组干部多次入户做工作、解难题,同时鼓励农户借助牛产业发展浪潮,切实转变群众思想。多方选育具有一定规模、掌握一定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在群众中有威望、帮扶帮带有热情、示范引领有条件的“三个带头人”X名,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传授实用技术、带领发展产业、销售农副产品,有力增强了群众致富能力。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XX镇XX村美丽乡村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但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未根本化解,城乡差距仍然较大,乡村振兴之路依然充满困难和挑战。

一是产业支撑作用不够明显。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农产品产量大但优质产品少,粮食作物占比仍然较高,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效设施农业效果增收效果有待提升。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步伐不快。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瓜果、蔬菜、肉牛等农产品还处于未加工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不大、经营分散,引领产业发展能力不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较弱,由于经营层次不高,红河甜瓜等品牌因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品种杂、标准缺、经营散,面临市场淘汰的巨大风险。农技服务力量薄弱,农业科技成果应用转化能力较低,农业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程度依然不高。二是镇村发展要素较为匮乏。乡村人才大量流失,农村空心化十分突出。各村将近50%的人口流向城市、城镇打工、安家,留在农村的是一支文化水平低、能力弱的“3860”大军。农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国家虽有一些政策扶持乡村发展,但大都分散在各个部门,没有形成政策的聚合效应;重城轻乡的发展观,使的乡村越发失血和“贫血”。公共服务欠账太多,农田水利标准化不高,75%的碎片地块没有整治到位;集中居住区建设推进乏力,村庄布局散乱的现状基本没有改变;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作用发挥不明显,基层文化服务“供给侧”小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侧”。三是基层治理环境不容乐观。干部结构仍然不优,村居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XX岁,其中50岁以上占XX%,XX岁以下占XX%;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1/3。乡风文明亟待提升,个别地方长期形成的聚众赌博、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增收活力没有释放,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仍是土地经营性收入,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低,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劳务收入。

四、几点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鉴于我乡当前之现状,我认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应重抓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政策引导,推动乡村发展要素集聚。人才、资金和资源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必须在制度设计和政策支撑上精准发力、精确供给,破解城乡藩篱,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要制定出台人才引培政策。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动力,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学习借鉴河西先进经验,出台政策吸引支持科技人员、大学生、农民工以及乡村走出去的工商业主、退休人员回流,通过下乡担任志愿者、投资兴业、行医办学、法律服务等方式,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现阶段,农村的农业企业带头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种植养殖大户等具备成为职业农民的潜质,可对他们先培训、先引导,实现示范带动,推广普及,逐步建立起一支稳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二是坚持产业引擎,厚植乡村兴业富民根基。乡村振兴首要的是农村产业振兴,只有做好乡村的产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要拉长做粗产业链条。以种植、养殖为主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是支撑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的主战场。我镇要进一步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火车头”作用,在推进“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品”等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激励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千方百计让龙头企业把大批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服务组织和农户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个农业集群。要发展新型服务主体。运用网络媒体、信息化平台搭建的创新手段,做好农资、农技、农人、农品、农需“五农化服务”,将对乡村产业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在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同时,要研究制定促进新型服务主体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税收、基础设施、金融信贷、农业保险、人才培养等,使两个主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三是坚持典型引路,推动乡村建设多点开花。特色小镇建设和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一样是乡村振兴的最重要平台。特色小镇的“特”重点体现在产业、建筑文化和小镇形态等方面差异化特色。我镇可以学习外地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将具备发展潜力的乡村同步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不求“大而全”,力求“特而强”,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建设,使其成为最佳地域、特色产业的集中地,发挥“盆景效应”“样板效应”。

大约剩余30%的内容被隐藏了
阅读全文 查看全文